張琮笑道:“新婦嬌羞躑躅,不忍別父母,請新婿親自催妝!”李孝恭正準(zhǔn)備推新郎上前,誰料李世民已經(jīng)先他一步靠近行障,朗聲吟誦催妝詩:“今宵織女降人間,對鏡勻妝計已閑。
自有夭桃花菡顏,不須脂粉污容顏。
”“一看就是個急性子!”行障內(nèi),鄭老夫人以肘輕點(diǎn)高老夫人,“卻是精神壘朗,顧盼神飛。
不知我家觀音婢如何應(yīng)對?”迎親眾人再次請新娘登車。
婢女又傳話道:“我家娘子說,新婿聲音過輕,聽不真切,不敢貿(mào)然隨新婿離家。
”“是我思慮不周了,不勝惶恐。
”李世民言罷又更大聲將催妝詩念了一遍。
眾人拊掌喝彩叫好。
“這次夠情真意切了,新婦莫要再推托,早登花輿,休誤吉禮!”李道宗道出了兄長的心聲。
婢女又取來一把五弦琵琶,微笑道:“娘子說,蒙公子厚愛,不勝欣悅。
只是還未描眉,煩請諸位再等片刻。
聽聞公子善琵琶,愿請教一二。
”“前面的不算,新郎現(xiàn)作一首新的催妝詩!”“配上琵琶唱給大家聽。
”新娘親友開始起哄,要新郎自作自唱,以顯才情。
“你這個女兒,當(dāng)真是個促狹鬼!”鄭老夫人又笑對高氏道,“新郎三日攝盛,新娘三難夫婿,可堪匹敵,不落下風(fēng)。
”高氏倒是有些擔(dān)心:“我去勸勸她,不要鬧過頭才是。
”“不必。
”鮮于氏附耳輕聲道,“年輕人的事我們不要多插手,你看你女婿笑得多開心,簡直甘之如飴,并沒有一絲不悅的樣子,隨他們鬧去吧。
”“好,那我獻(xiàn)丑了。
”李世民將竹笏插在革帶之上,收起掌心的戒指與偷藏的催妝詩,在眾人嬉鬧中接過琵琶,向眾人道了句“失禮”,便橫抱琵琶跽坐于屏風(fēng)之前,與長孫青璟不過幾步之遙。
他嘗試轉(zhuǎn)動琴軸,調(diào)整琴弦,用撥片試著彈了幾個音,便自彈自唱道:“兩心他自早相知,一過遮闌故作遲。
更愁只轉(zhuǎn)月奔兔,情來不要畫蛾眉!”“唱得好!”“彈得更好!”“新娘不要再描眉了,留給新郎描畫豈不妙哉!”“新娘莫要再刁難新郎!”“新婦子催出來!”“請新婦子登輿!”接親眾人的喧嘩、催促如潮水般拍擊著行障,催促新娘早登花車。
李世民倒也不急著起身,只是換了個結(jié)跏趺的悠閑坐姿,望著行障內(nèi)長孫青璟的剪影微笑。
眾人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新娘朦朧的身影,只見這道倩影稍稍移動了些許,似乎手持一件樂器或者一個妝篋。
為新娘報訊的婢女又一次來到行障前,眾人都在期待她口中吐出一個“可”字。
誰料這婢女又口吐驚人之語:“娘子還有最后一個不情之請……”迎親諸人又發(fā)出了懊惱的哀嘆、不服的抱怨。
大家都覺得這新娘實(shí)在太愛捉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