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的婢女開始準備奠雁禮時所用馬鞍,在上面結上五色絲線。
長孫青璟環(huán)視行障內外,除卻高老夫人、鄭老夫人、母親高氏、舅母鮮于氏以及叔父長孫敞,堂叔長孫操,其余男女老少賓客家眷悉數出動。
“你放心。
”高氏又近前檢視長孫青璟的禮冠,“有諸位阿姊為你把好門,既不失你的體面,又保你夫婿周全。
”長孫青璟的心是混亂而迷惘的,她有些弄不清楚自己此刻到底更在意高門貴女自以為是的體面與尊嚴,還是更擔憂未來夫婿的安危與周全。
迎親隊伍的羯鼓聲蕩漾在空氣中,繼而不再浮于表面,而是震顫著、沖擊著周遭的每一個角落,最后激蕩在她迷亂的心間,讓她弄不清xiong中鏗鏘有力的撞擊是心跳還是鼓點。
鼓點戛然而止的瞬間,長孫青璟知道,迎親的隊伍已抵達。
高氏、長孫氏諸位親友已經擠在門邊,準備好生戲謔新郎。
長孫青瑜撥開人群,敲了敲在門縫處張望的大志與大慧的肩膀,示意眾人聽她指示。
長孫家的小郎君們都領教過這位年長阿姊的潑辣,個個噤若寒蟬。
李世民與諸位堂、表兄弟下馬,檢視雙雁,整理衣冠,一行對視確認無誤后,李世民便快步上前,握著鋪首銜環(huán)敲門,門內卻無人應答。
雖然明知對方打探消息的家仆婢女早就在聽到車隊動靜時就轉身回報,此時高府中的婦人賓客畢集于大門一側,他卻還是免不得依照時俗朗聲高喊:“賊來須打,客來須看,報道姑嫂,出來相看。
”門另一側的眾人面面廝覷,不知如何應對。
年輕的娘子們也至多嘟噥一句“聲音倒是洪朗”而不敢造次。
長孫青瑜向親友眨眨眼,刻意咳嗽數聲,也朝門外大聲回應:“本是何方君子?何處英才?精神壘朗,因何到來?”少女與年輕婦人們透過門縫偷窺新郎,竊竊私語,從容貌、身形一路品評至衣著。
李孝恭站在李世民身后,以一副過來人的姿態(tài)說道:“看來今日移步必詠啊。
你設法胡謅幾句糊弄過去!”李世民盤算著自己并非唐公世子,眼下也未有一官半職,按照攝盛之俗該怎么吹噓自己才不被笑話。
李道玄卻搶先上前回答:“本是長安君子,公卿出身,選得刺史,故至高門。
”童稚清脆的聲音惹得另一側眾人樂不可支。
大家竊竊私語:“新郎的幼弟長得好生可愛!”長孫青瑜招手叫來長孫無逸,附耳教了幾句。
長孫無逸便用更高的調門提問:“既是高門君子,貴勝英流,不審來意,有何所求?”門外這一側,李道宗捂住了李道玄那張躍躍欲試的嘴,把最真誠熾烈的表白留給了新郎:“聞君高語,故來相投。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門內傳來橫栓松動的聲音。
迎親眾人向前推門,大門卻巋然不動。
李家兄弟叫來竇氏,閻氏兄弟一同幫忙,大門輕輕翕動。
如是三次,長孫青瑜便與一旁的長孫無忌使了個眼色,吩咐眾人后退,只聽得門外又是一陣為自己提氣的呼喝,緊接著,新郎與他的堂表兄弟們便踉踉蹌蹌狼狽地進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