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被輕揉了幾下,謝放彎起唇,“同你說笑的,我知曉,你也有你的事情要忙。我喜歡你投入做你喜愛之事的模樣。”
阿笙臉頰驀地紅透。
二爺說,喜,喜歡他?
這是二爺
高調(diào)見報
商人逐利。
凡同利益相關(guān),那些商人便會像是那嗅到了蜜香的蜂蝶,趨之若鶩。
除此之外,世人大都愛出風頭。
阿笙恰恰是利用了這兩點。
如今世事不穩(wěn),百姓對時局也便格外關(guān)注。符城偏安一隅,消息流通慢,若是真有個什么變故,等消息傳回符城,怕是晚了。
于是報紙便是當?shù)匕傩樟私鈺r局的重要媒介。
無論是茶館還是酒樓,總是能夠見到低頭看報的人。
報紙除卻登載重要消息,他還能刊登廣告。
只是對于長寧街上的眾多掌柜、老板們而言,大都做的熟人生意,且在這些掌柜、老板們的認知中,在報紙上刊登廣告,那是像繁城、北城那樣的大老板才會做的事。
聽說投一個廣告,價格可不低哩!
誰的錢還能是大風刮來不成?
“孫伯、趙叔、蕭叔……我知曉大家伙做的大都是熟人生意。咱也不是說,這廣告一刊登,就給咱們生意吸引多少新客。
只不過,各位叔伯可有想過?這做善事登報,那可是揚名的事!我問過咱們符城日報的梁編輯,平日里有老板要是想要在日報登個版面的廣告,價格可不低。
可咱們這回,是以善事見報。到時,符城日報會對咱們捐贈的數(shù)量進行登報不說,等到正式發(fā)放物資那日,還會有記者專門來現(xiàn)場采訪。到時候幾位叔伯的照片,定然會刊登在日報上?!?/p>
人們都與新鮮事物,總是難免起好奇之心。
幾位掌柜、老板當中,還是有人對于登報這件事好奇的,只是聽說得出錢捐贈什么冬衣、被褥的,這花錢的事情,誰聽誰猶豫。
可一聽說物資發(fā)放那日,會有記者專門來現(xiàn)場采訪,還會將他們的照片刊登在報紙上,便當下有些心動。
這能上報的,除卻一些宵小之徒,可都是一些名人啊,偉人??!
他們這一上報,那豈不是符城婦孺皆知啦?
好家伙,這可太顯名聲了!
阿笙打小便特別能識人觀色,一瞧有掌柜的眼露猶豫,便繼續(xù)比劃著,“捐贈符城日報可是銷往全國的,便是北城、繁市地方的報社,都會進行轉(zhuǎn)載刊登。
介時,幾位叔伯同店鋪可就不是在咱們符城顯名,這名聲,可是會傳到全國去呢!介時外地經(jīng)過的客商若是經(jīng)過咱們符城,興許也會打咱們店鋪看一眼,前來訂貨,那咱們生意,豈不是做到全國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