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家的孩子早當(dāng)家。
阿笙心中酸楚,他摸了摸小石頭的腦袋,握住了小孩兒的手,將碗重新放回米缸里,舀了滿滿一碗的米……
輕捏后脖
阿笙讓小石頭把米下鍋。
又指了指灶臺的方向,做了一個吹火的動作。
小石頭聰明,竟是半看半猜地給瞧懂了,“恩人哥哥可是問,我會不會燒火做飯?”
阿笙笑著朝小家伙豎起大拇,揚(yáng)著唇角,頰邊現(xiàn)出一對深深的酒窩。
小石頭呆呆地瞧著恩人哥哥,只覺恩人哥哥笑起來可真好看,就跟觀音菩薩旁的金童似的。
長得好看,心腸也好,小石頭只得懊惱自己怎么就是個男兒身!
沒法像是戲臺上演得那樣,以身相許。
阿笙自是不曉得小家伙的腦袋瓜里在想什么,要是知道,怕也只會彎著眉眼笑。
阿笙哥哥心里頭有人啦,便是小石頭是個女孩子也沒法以身相許。
聽小石頭說他自己會生火、做飯,阿笙還是幫著一塊生了火。
在旁邊看了一會兒,見小家伙添柴、砍火,確實(shí)熟練,一看便是日常做慣來的了,也便放了心。
阿笙往廚房窗外看了一眼,他在外頭耽誤了挺多時間,看日頭,得往回趕。
虞清松在廳子里,隱隱聽見孫兒的說話聲,想著應(yīng)該是孫兒同恩人應(yīng)是一同回來了。
在座位上等了等,只是聽見孫兒的說話聲,卻始終未見兩人進(jìn)來。
尋著聲音,虞清松來到廚房。
…
這會兒,灶臺的火已經(jīng)燒起來了,小石頭坐在在灶臺前的小凳子上,往里頭添秸稈。
抬起頭,剛想要問恩人哥哥自己做得好不好,冷不防瞧見了走到在廚房門口的爺爺,當(dāng)即愣住。
“爺,爺爺……”
小石頭收斂了臉上的笑容,低低地喊了聲爺爺,從小凳子上站起身,垂著腦袋,又忍不住偷偷拿眼去看爺爺,就怕爺爺生他的氣。
阿笙轉(zhuǎn)過頭,也瞧見了老人。
他打手勢,告訴老人,是他要小石頭幫他生的火。
阿笙趕時間,得要先走,怕老人誤解他的手勢,回頭錯怪了小石頭,做了個提筆寫字、畫畫的動作,問老人家里可有紙筆,他好畫下來。
虞清松不知阿笙先前說出去一趟,究竟是去了哪里,更不知曉為何恩人既是沒走,孫兒怎的也不將人帶到客廳,反而同恩人在廚房生火,見阿笙似乎需要紙筆,只好暫時壓下心中的疑慮,“恩人可是要紙筆?”
阿笙笑著點(diǎn)了點(diǎn)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