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仙途,無關劍道。只有他和她。
“空悟大師出家六十年載,青年時行到芳華村時還未成為一代大師。一般僧人游歷苦行來到某處地方都會選擇留住在當地的寺廟里。所以我們只要找到芳華村的寺廟,或許可以問到空悟大師當年來到這時的情況?!?/p>
她說完,
是詛咒,就不該避著他們
自在寺雖然只是個小村莊的寺廟,人氣卻很旺。香火不斷攀升至墻檐,雨止轉晴,暖輝光圈繞在頭頂。
透過煙火朦朧和透亮陽光,從方丈那里出來白泠溪和蕭斂之站在屋檐下遠眺著前方對著佛像上香的人們。內心詭譎的陰冷相比起虔誠的人們像是隔了兩個世界。
蕭斂之抖落傘面的雨珠把油紙傘收起,他和身側無言的白泠溪靜靜站在這兒看了許久。
自在寺的秋,比起青丹宗好像是要暖些。
方才方丈的那番話,無疑會讓人感到虛渺,無助,甚至陷入無限猜度與遐想。
可惜白泠溪和蕭斂之都是不那么容易聽得進人話的高傲骨頭。
白泠溪眼中瞧著映著個個飽滿的秋黃紅果,五彩斑斕的充滿著秋季豐收的盎然。她只是有點好奇。墮仙覺醒,居然會是個詛咒么?
空悟二十歲時來到芳華村,宿在自在寺。他結識了如今的方丈。二人本因佛法而產生了深厚的友誼和志同道合的惺惺相惜。
可一切都因為一個女人轉變了。
虔誠聰慧的佛子有朝一日瘋魔般執(zhí)著地與自己的好友在月下傾訴所有,好友不理解他,他就置氣離開了芳華村,要去尋找所謂的真道。放棄了苦行云游,去到了禪宗修行。
直到成為了一代大師也沒有再回過自在寺。
據方丈說,月下傾訴的一夜過后,空悟就言道要與天道相對抗。他要覺醒,要記起來路。
他不再色即是空,空無一物。而是把對抗覺醒墮仙的注定死亡看成了修行的終點,看成了要找的真我。
游戲似的偏要比個輸贏,最后遍體鱗傷在死前才醒悟,原來真是空悟一場。
那個女人名叫莫任仙,凡體一個,顛沛一生。她自稱自己是覺醒的墮仙,記起了所有的來世。她還道,接受了并深入了解墮仙覺醒的人,大概率也是墮仙下世。這是冥冥中的緣分。只要契機一到就會覺醒,然后被迫死在天道下。
莫任仙的原話空悟在幾十年前就說給了方丈聽,方丈如今又說給他們聽。他可憐他們,也覺得他們可笑??萘之斨兴膫€人,只有蕭斂之和白泠溪被選來深入了這條路。
誰也不知究竟是巧合還是注定。
“雨停了,過了今夜我們就走吧,去菁州。”
她側眸望向蕭斂之,清靈的眼中潤潤的,望進去猶如陷入了丟了小石子進去的輕蕩漣漪的古井中。她的語氣中還帶了點落寞。音色平緩,掩藏在下面的無奈若不是和她熟悉的人恐怕還聽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