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奎自己拿不準,只能找宋思銘商量。
畢竟,這件事,宋思銘從始至終都在跟,比起其他人更有發(fā)言權。
程奎先將昌順和丹霞的情況,講了講,而后直接向宋思銘發(fā)問:“目前來看,青山爭取江北大學已經(jīng)沒什么希望了,我們要不要及時止損?”
“程市長,我覺得現(xiàn)在談放棄,還為時過早?!?/p>
宋思銘卻有不同意見。
“為時過早?怎么說?”
程奎豎耳傾聽。
“那天,跟程老吃飯,程老說,青山爭取江北大學新校區(qū),還有兩個變數(shù),一個是昌順,一個是永壽,現(xiàn)在,昌順已經(jīng)冒出來了,那永壽呢?”
宋思銘沉吟著說道。
“永壽?”
程奎皺了皺眉,“青山和丹霞在昌順面前都不夠看,永壽就排不上號了吧?”
“那可不一定,我又研究了一下永壽,發(fā)現(xiàn)永壽有著自己的優(yōu)勢?!?/p>
宋思銘說道。
“什么優(yōu)勢?”
程奎好奇道。
“邱景陽原來是永壽市的市委書記,這一點,程老之前已經(jīng)說了,還有一點,很多人不知道,那就是永壽市現(xiàn)任市委書記汪春庭和江北大學校長劉元洲,是連襟?!?/p>
宋思銘說道。
“汪春庭和劉元洲是連襟?確定嗎?”
程奎說道。
汪春庭是跨省調動,所以,他對汪春庭的情況并不是很了解。
“確定,這件事還是曾學嶺跟我說人,一年前,汪春庭就開始運作,要調到江北省,但當時沒有合適的位置。”
宋思銘介紹消息來源。
“那永壽還真有機會?!?/p>
程奎喃喃說道。
邱景陽是永壽的老書記,內心肯定是傾向于永壽的,而劉元洲和汪春庭是連襟,也有充足的理由支持永壽。
書記加校長,都是永壽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