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捕手不會這么配球的。
我作為四棒,怎么能被三振出局呢,對面能在青道這所傳統(tǒng)強隊中出場,和千佳子一樣也付出了很多汗水和努力,在這里肯定會選擇和我正面對決。
于是打者瞄準球,認真地揮出一棒,打擊的瞬間,就意識到這球的手感不對勁。
球滾向投手,投手撿起球,傳向一壘。
四棒大西,封殺出局。
拿下出局數(shù),我心情卻有些微妙。
明明御幸前輩上場前對我的切球一副“就那樣”的評價,最后不還是用了。
用四球封殺出局總感覺沒有三振好,當然我心里明白都是出局數(shù)啦。
一開始用切球和通過前面三球的鋪墊使出的切球是不一樣的。
不得不承認,御幸前輩先用螺旋球破壞站位、再用位移球二縫線和切球誘導滾地的策略更優(yōu)。
總感覺自己輸了一步。
=觀眾席上短暫地沸騰了一下。
這里有很多特意來觀察降谷的剛速球的人們,也有被好奇女投手的表現(xiàn)慕名而來的人。
“明明不是多快的球,對面打者竟然沒能打好。
”“厲害,一次兩次還能說是運氣好,對上花德的四棒還能有這個成績,現(xiàn)在看來是實力強。
”當然也不乏說風涼話的人。
“完全不行,目前在區(qū)域賽勉強可以一用,真到甲子園完全用不了的。
”“三振數(shù)才是投手的魅力,這是靠青道守備好才能派得上用場。
”看著選手名單,“花德和青道都有女選手啊,這下也不算哪方占便宜了。
”=第5棒,打者身形健壯。
打者一直盯準了球想要來一發(fā)長打,而我利用邊邊角角的球讓他三振出局了。
第6棒,小泉千佳子,是左打,這個打者并沒有任何信息。
她站在打擊區(qū)稍微偏向本壘板的位置,姿勢看起來煞有介事,手持木棒,這一點對我而言反而比較有利。
首球,一個外角高的螺旋球。
小泉沒有出手,這個在好球區(qū)的邊緣的球被判定為壞球。
投出這一球,我手腕傳來一絲熟悉的緊繃感。
第二球,一個投向外側的彈指曲球,看似壞球會拐進好球帶。
小泉依舊沒有出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