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分別指了北面地勢較高、以及南邊地勢低洼的的兩片果園,問,“請問這兩處分別是誰的園子?”
一個矮胖的中年男人站出來,“北邊是我的,南邊是元老板的,怎么了?”
安慶余說,“顧姑娘,這位是哥舒老板。他旁邊就是元老板?!?/p>
顧喜喜朝兩人微微頷首,“同樣的頻婆果品種,種的地方相近,同樣施肥,用同樣的水澆灌,結(jié)出來果子滋味卻大不相同?!?/p>
哥舒老板與元老板對視一眼,說,“每一棵樹的果子各不相同,這有何可稀奇的?!?/p>
顧喜喜莞爾,“不相同,說明品控不穩(wěn)定,完全可以人為解決的,不過這是后話。”
“咱們現(xiàn)在只說自然溫差。”
“哥舒老板的頻婆果口感松脆,果香濃郁極其特殊,偶爾有果子切開,中心可見半透明狀,如冰糖嵌入其中,晶瑩剔透?!?/p>
“可惜甜度欠缺,酸味較多?!?/p>
“元老板的頻婆果更甜,口感卻瓷實發(fā)硬,不爽脆,果香味也不夠?!?/p>
看二位老板的表情,就知道都讓顧喜喜說中了。
哥舒老板瞪著安慶余,“是你提前跟她的底,讓她來故弄玄虛?”
不等安慶余回答,顧喜喜說,“我無需故弄玄虛?!?/p>
“根據(jù)地形以及溫差做出以上判斷,再簡單不過?!?/p>
元老板有些感興趣了,“溫差?那不就是冷,或者熱?!?/p>
顧喜喜說,“為什么盛產(chǎn)于你們西域的頻婆果,到了大業(yè)境內(nèi),就會變的品相各不相同,且不穩(wěn)定?!?/p>
“最基本的問題就在這?!?/p>
“在坐果期間,早晚寒涼,而正午到午后溫暖、光照充足?!?/p>
“頻婆果每日反復(fù)經(jīng)歷這樣的溫差變化,結(jié)出來的果子,才會兼顧口感和香甜?!?/p>
幾位老板都陷入了沉思。
元老板說,“我在南邊,地勢低洼,相對暖和,所以口感欠佳,這倒容易理解。”
“可北邊地勢高,早晚更冷,溫差是足夠了,為何又不夠甜?”
顧喜喜微笑,“這就是下一個問題了。”
她環(huán)顧幾人,說,“相識就是緣分,我索性多回答一個?!?/p>
“北邊雖然不欠缺光照,但土壤與這邊有差異,要改善,需要從肥料入手?!?/p>
哥舒老板迫不及待脫口道,“什么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