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下的騾子已經(jīng)不見了,大門東邊靠墻的地方多了一個小木棚。
木棚前方的柵欄門上了鎖,騾子在里面好好地吃草。
顧喜喜以為自己還沒醒酒,揉了揉眼。
張嬸忽然過來拉著喜喜就走,邊說,“你可算醒了,咱們走快點還趕得及!”
顧喜喜不解,“什么趕得及?”
張嬸說,“當(dāng)然是正式開村塾,正式請花池渡村第一位教書先生啊?!?/p>
即將邁過大門口,顧喜喜急忙指向小木棚,“這是……”
張嬸說,“小陳忙了一早上,剛建好,老錢就來請人了。騾子還是我放進去的,給它添了草?!?/p>
他竟然不聲不響就建好了,顧喜喜心里想著,又問,“師父呢?”
張嬸笑道,“他本來不想去拋頭露面的,可小陳要他同去,說家中長輩理應(yīng)在旁做個見證。老錢他們也跟著附和?!?/p>
“小陳這孩子,過去我總以為他傲氣得很,跟誰都相處不來,如今看來是我錯怪他了,他就是面冷心熱?!?/p>
……
一路上張嬸絮絮說著夸贊慕南釗的話。
又說起村里今日請先生的陣仗,“老錢是真重視咱們家小陳。”
原來今日是最近難得的良辰吉日,午時后到未時中又是吉時。
雖說是臨時趕著辦的,老錢還是帶著幾個村里最有名望的長輩,中午親自登門送上四色禮品,一身新衣。
老錢等人用清水凈手,拱手行三拜之禮后,莊重恭敬地將慕南釗請去了土地廟。
顧喜喜笑說,“可惜了,沒看到那個時候他什么表情?!?/p>
張嬸也笑了,“還是平時那樣,看不出他高興,還是不高興。”
兩人緊趕慢趕到土地廟。
拜神活動已經(jīng)結(jié)束,這是告知本地神明,花池渡村有自己的教書先生了,請神明保佑此地村塾,保佑先生和孩子們。
學(xué)堂門口和幾扇窗戶被村民圍的里三層外三層。
秦大嫂看見顧喜喜和張嬸,急忙招手,“張嬸,喜喜,快過來,我給你們占著位置呢!”
“大家也讓一讓,人家陳先生的家人來了?!?/p>
眾人笑著挪位置,好讓顧喜喜和張嬸擠到最前面來。
有人湊趣兒,“孩子們的正頭師娘來了,誰敢不讓?”
眾人哄笑中,顧喜喜耳根一熱,神色依舊鎮(zhèn)定,“還沒有的事啊。”
她往學(xué)堂內(nèi)看時,不由怔住,原來他當(dāng)先生是這般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