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琰昕和瑤昭離開的時候,它努力表現出一副大人該有的灑脫模樣,那些難過和悲傷的情緒卻一直被藏在心里。
如今看到這兩個草編熊貓小像,心里對兩個崽子的思念也終于有了寄存之處。
抬眸看向阿琰,明瑤心里突然有些感動。
阿琰永遠能懂得它的情緒,并且及時處理它的難過。
明瑤撲上去,摟住阿琰的脖子,往它臉上用力地“啾”了一口。
“哎喲~”
一旁的工作人員看到這一幕,捂著嘴偷笑起來。
阿琰瞥了一眼工作人員,那眼神似乎在說,這個電燈泡真礙事。
收拾好心情,明瑤和阿琰跟著工作人員去展出現場了。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三個月過去,王導及其團隊日夜不休的剪輯,終于將紀錄片的時間線和重要片段串聯在一起。王導將母帶送去審核,很快便批準通過,得到了龍標。
一部叫做《竹林之心》的紀錄片,就這么悄悄上映了。
這一次王導并沒有大做宣發(fā),一是因為時間來不及,二是對自己這部紀錄片的內容無比自信。
紀錄片剛通過審核他就立刻聯系各個城市的院線排片上映,完全一副迫不及待想讓觀眾欣賞這部曠世佳作的心理。
一開始發(fā)現不對的還是瑤琰的cp粉,他們早就聽說了王導在動物園為瑤琰拍攝紀錄片的消息,對此格外關注,所以在看到一部由王導創(chuàng)作,叫做《竹林之心》的紀錄片上映后,便立馬買票觀看了。
王導本就被譽為國內最會拍紀錄片的導演,一直都自帶一批忠實粉絲,就算沒有宣傳,憑借他的名號以及瑤琰的cp粉,還是硬生生將熱度帶了起來。
第一批看完紀錄片的粉絲已經在各大平臺寫下影評了。
“這是我看過最好的紀錄片,沒有之一!”
“我敢說這部紀錄片超越了王導以往的所有作品,對熊貓的成長經歷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拍攝記錄,還向大眾科普了不少有關大熊貓的知識,至少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感謝王導,將這部完美的作品呈現了出來?!?/p>
“畫面濾鏡調得太美了,這簡直就是藝術品,bg也配得很催淚,大家一定要去看!”
鋪天蓋地的好評瞬間席卷網絡,引發(fā)了許多人的關注,再加上拍攝對象是幾乎人人都喜愛的大熊貓,買票進場的人越來越多。由于熱度逐漸高漲,買不到票的人在網上抱怨,各大影院,搞得各大院線緊急加大排片量。
瑤琰最忠實的cp粉頭子也買票去看了,最終笑著進去,哭著出來,這部紀錄片幾乎賺足了淚點。
當大銀幕上的畫面變暗,響起片尾曲的時候,一行白字緩緩出現在片尾。
“它們未曾言愛,卻比語言更生動。”
這句話也迅速登上熱搜,成了當下最受歡迎的熱門金句。
紀錄片上映后,王導履行了承諾,包場請園長還有動物園的全體員工在電影院觀看這部紀錄片。
剛開始的畫面聚焦在兩個新生的幼崽身上,那是剛出生不久的琰昕和瑤昭,它們走路還搖搖晃晃的,每走兩步就要摔個狗啃泥,大家都被這可愛的模樣逗得笑出聲。
隨著明瑤和阿琰悉心的照顧,很快,兩個幼崽逐漸長大,學會了如何剝筍,獨自進食,以及攀爬技巧,兩個崽子們就這樣在愛和呵護下跌跌撞撞的成長。
接下來就是杏團的出場,看到它將琰昕從樹上推下去的那一幕,配合上墜落的慢鏡頭和杏團臉上一閃而過的冷意,工作人員們感同身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都被杏團毒辣的模樣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