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建廠房這種事情二十年后有大把的建筑公司來做,可以招標,只是現(xiàn)在整個陽城都沒個像樣的建筑公司,所以只能從鄉(xiāng)下找泥瓦匠來做。
她在心里算了一下,把廠房的框架立起來后,后面還有裝修的事情,沒有一年以上的時間,她的廠房是很難投入使用。
她點了一下頭說:“周叔是李大哥介紹的,李大哥一直在我們的面前夸周叔做事靠譜,周叔介紹的人我當然也是信得過的?!?/p>
“只是我也把丑話說在前頭,我對工廠的要求很高,品質上一定要保證,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我會立即辭退不認真干活的人?!?/p>
“工資方面,每個人的工資我可以比市場價多出一塊錢一天,活勿必要做好!”
這年代最便宜的就是人工,像周運財帶的泥瓦匠,每天的工資也不過五塊錢一天,景燕歸出比市價高多一塊錢一天,對他們而言就很不錯了。
周運財一聽她愿意多出一塊錢的工資,一塊錢能買一斤多的肉,且她這廠房要建半年,折合下來,每個人能多賺一百八十塊,這活愿意做的人不要太多!
周運財立即就答應下來,商量好等到春耕結束后,就正式動工,在此之前,景燕歸還需要把磚、水泥、河沙、石灰、鋼筋等建廠房要用到的材料準備好。
這件事情算是粗略商議妥當,后續(xù)再簽個合同就可以了。
等到春耕結束后,李時陽的身體應該也能大好,由他來幫著處理相關事宜。
杜玉清不愿意李時陽再天天往外面跑,都沒有問景燕歸給李時陽多少工資,對她而言,兒子的身體最重要。
這一次景燕歸算是救了李時陽的命,杜玉清一再叮囑他把心收著,好好養(yǎng)傷,養(yǎng)好傷后認真干活。
景燕歸離開后,周運財立即騎著自行車去隔壁縣找合適的人,因為她說了,建房子的人員安排由他全權負責,他的工資她給雙倍,他整個人動力滿滿,對這活更加滿意了。
景燕歸也很滿意,她在心里算了一筆帳,建這么大的廠房全部加起來有大概需要三十萬左右。
這個價錢在她看來真的很便宜了,這個年代的人工真的是太太太便宜了!
只是就算如此,她年前賺的那些錢基本會全部花光,她需要加倍努力賺錢。
采買這些原材料也是個問題,好在周運財常年做泥瓦匠,知道哪里有這些材料賣。
她的定情信物
建廠房磚是大頭,也是景燕歸最頭痛的一件事,在陽城這個年代農(nóng)村自己建房紅磚一般都選擇自己燒,需要先找到合適的泥土,再找人拉磚坯,再曬干,然后壘成巨大的圓柱形,中間放煤,燒制好的磚才能用。
景燕歸當然不可能自己去拉坯燒磚,因為這個過程實在是太費時間,而且這樣燒磚火候一旦沒把握好,燒得輕了磚不夠結實,燒得狠了又容易結塊燒得發(fā)焦發(fā)黑,這些都不能用。
她根據(jù)周運財說的地方,找了兩家磚廠才勉強湊齊她要的數(shù)量的磚。
其他的材料相對好買一點,卻也費了她一些力氣。
等她把這些材料湊齊,方弦之也要回帝都了。
事實上,他已經(jīng)延后了回帝都的時間,張明杰打了十幾個電話過來,摧他回帝都,客戶那邊已經(jīng)摧得不行,景燕歸感覺張明杰只差沒在電話里給他跪下了。